金秋十月,碩果盈枝。10月10日,由深圳市卓越績效管理促進會主辦、深科技協辦的“人工智能與數字化轉型專題沙龍”在深科技城C座成功舉行。本次活動匯聚了行業專家與企業代表,共同探討人工智能與數字化轉型的前沿趨勢與實踐路徑,也為深科技提供了集中展示數字化轉型成果、促進行業交流互鑒的重要平臺。
權威解讀國家戰略 把脈高質量發展方向

上午的專題講座,特邀原國務院參事、國家制造強國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張綱先生,為深科技中高層管理者深入解讀《國家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張綱先生系統闡述了“強結構、強動力、強基礎、強治理”的核心要義,為企業把握國家高質量發展戰略提供了權威指導。張綱先生指出:
“強結構”:中國經濟發展的主線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主要任務是推動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實現質量效益型發展。重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供給體系質量,推動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強動力”:一方面,要大力增強質量創新驅動力,以質量創新驅動質量提升,另一方面,要充分釋放質量需求的拉動力,以質量需求帶動質量供給的升級,形成供需雙方共同作用的內生動力;
“強基礎”方面,包括質量基礎設施建設、質量法治完善、質量人才培養、質量文化建設等在內的全面部署,重點提出了構建高水平的質量基礎設施體系;
“強治理”首先需要強制度,進行了制度性創新,充分體現出保底線與拉高線相協同的質量制度政策取向、供給與需求動態平衡的質量制度政策取向,市場與政府共同作用的質量制度政策取向、國內與國際相互促進的質量制度政策取向,著力推進現代化質量治理體系的構建。
共話轉型路徑 分享實踐成果

在下午的專題沙龍中,深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韓宗遠致歡迎辭。他首先代表公司對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并指出,當前人工智能與數字化轉型浪潮下,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

韓宗遠強調,深科技作為扎根深圳四十年的高科技制造企業,始終堅持‘科技+制造’雙輪驅動,在存儲半導體、高端制造、計量智能終端等領域,正堅定不移地推進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他表示,本次沙龍恰逢其時,為深科技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平臺,期待通過思想碰撞,共同探索數字化轉型的可行路徑,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深科技力量”。

深科技總裁助理周浩以“深科技數字化轉型實踐經驗分享”為題,向全行業展示了深科技的探索與成果。他回顧了深科技40年的發展歷程,并重點分享了公司體系化的數字化轉型方法:
在業務數字化方面:通過引進和自主研發ERP、SCM、CRM、MES等核心系統,實現了業務流程的全面在線化管理。
在管理數字化方面:通過搭建數字化運營平臺,實現了管理決策和生產運營的可視化,讓數據真正成為驅動決策的“眼睛”和“大腦”。
周浩強調,這一系列舉措,正在公司內部有力地促進 “按流程做事,用數據說話”的文化形成。本次實踐分享,獲得了與會嘉賓的高度關注和認可,充分彰顯了深科技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深厚積淀與前瞻布局。
前沿洞見碰撞,共繪產業未來
本次沙龍還邀請了多家知名企業的行業專家分享前沿洞察。深圳市兆威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齊聰以“仿生靈巧手技術創新實踐”為主題,向與會嘉賓展示了公司在仿生機器人領域的前沿探索與突破性成果。在應用場景方面,齊聰展示了仿生靈巧手在高端制造、醫療輔助、科研實驗等多個領域的成功案例。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質量數字化總監滕凌巧以“中興通訊質量管理創新實踐分享”為主題,系統分享了公司在數字化時代構建智能質量體系的創新路徑與實戰經驗,質量管理正從傳統“事后檢驗”向“全過程預防與協同”演進。中興通訊通過構建“數據驅動、流程在線、智能預警”的質量數字化平臺,實現了質量管理的體系重構與能力升級。
勤達睿大中華區咨詢業務總經理華明勝,為與會嘉賓帶來了題為“智馭未來 AI時代的數字化新范式——從流程驅動到數智驅動”的專題分享。針對企業普遍面臨的實施挑戰,華明勝提出了務實的解決方案。他建議企業基于AI成熟度模型定位自身階段,圍繞員工生產力、智能化增長等四大價值導向制定戰略地圖,并針對數字基礎不同的企業設計"數字+智能三階段雙軌推進"策略
本次專題沙龍的成功舉辦,不僅提升了深科技在行業內的品牌影響力,更為行業內各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AI與數字化轉型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未來的必答題。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深科技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與行業同仁一道,探索數字化轉型的創新路徑,為推動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